《波托西-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》
世界最大最恐怖银矿 八百万人遭活埋
书名:《波托西-改变世界的白银城市》
作者:克里斯.莱恩
出版社:中国工人出版社
吾乃富有之波托西,
世界之财库,
众山之王,
君主之所妒。
—- 波托西城盾徽箴言(由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授予)
波托西银都,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波托西省,曾经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银矿,鼎盛时期,其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,也是中世纪南美最大的银矿所在地。
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托西银都作为文化遗产,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这是一座因矿而兴的城市,海拔4020米,也被称为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。
西班牙人征服美洲之前,波托西还仅是一个小村落,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波托西附近的里科山发现了一座“银山”,
之后,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城并取名波托西。
建城后,波托西得到了迅速发展,据记载,当时波托西有6000多座炼银土炉,人口暴增,一度成为南美最大的城市。
据估计,从1545-1824年近300年间,波托西共开采了2.5万吨白银。
而经过百年开采,山上早已千疮百孔,据地质学家测量,原4900米高的圆椎形的里科山,高度竟下降了16米。
从外表看来,里科山至今仍巍然屹立,其实山里早已被开凿得千疮百孔,共有8000多条坑道。
但是当初这座“银山”在“充实”波托西的同时也吞噬了百万人的性命,被称为“地狱的入口”。
为了开采银矿,西班牙殖民者强行征用了大批当地土著居民做劳工,每个劳动身上都背负着繁重的开采任务,为了加大白银产量,像奴隶一样的驱使劳工工作。
高地气候、高风险的采矿跟恶劣的冶金环境,都让这些人快速地死亡。
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法:里科山输出的银矿,可以从波托西搭一座银桥跨越大西洋到达西班牙;而因为采矿死亡的印第安人,他们的骨头也可以搭一座桥从波多西到西班牙。
18世纪的学者们时而称其为波旁王朝改革罕见的成功典范,时而又将其视为波旁王朝的显著失败。波旁王朝的掠夺无道激发了拉丁美洲所有殖民地的起义。独立后,里科山成了一个外国觊觎又无法掌控的目标。这里既是这个新国家的货币根基,又是这个弱小的共和国噩梦般的殖民遗产。
然银都而,并非一切尽是黑暗,外界人士的观点也可能具有偏颇。从一开始,波托西社会就以其多样性、富有活力和慷慨大方而闻名。
因此,本书强调了当地工人、经商的妇女、被奴役的非洲劳工、摞夫和其他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,强调了商界精英、神父、士兵、矿场主、亡命徒的日常生活。银都
近代早起的生活是艰苦混乱和肮脏的,但是也富矿也催生除了惊人的银都创造力并且持续创造者财务,回馈着国家和银都社会银都。